News
  • “母亲水窖”项目为青海干旱山区妇女儿童带来了福音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命脉。水资源对干旱和半干旱的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尤为重要。“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的成功实施为青海省干旱山区的妇女儿童带来了希望和福音,为她们早日摆脱贫困、实现增收致富搭建了一条幸福之路,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牧业生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1年以来,青海省妇联成功地实施了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香港何崇本先生援助的七期“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工程。项目总投资2671.4万元(包括地方配套资金),其中,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资助1030万元、何崇本先生248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1203.28万元,群众自筹190.14万元。建成高标准集雨水窖6125眼,修建入户自来水供水点3725处,五期项目覆盖了青海省湟中县、平安县、互助县、乐都县、民和县、化隆县、门源县等7个贫困县30乡85个行政村、10702户、46883人、301776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饮水困难的解决进一步减轻了贫困妇女的劳动强度,改善了贫困山区妇女儿童的生存状况,在促进当地农牧业及庭院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一项深得群众好评的“爱心工程”。

           “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的实施,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的饮水困难,减轻了群众特别是妇女的劳动强度,也结束了干旱山区妇女们起早贪黑到十几公里担水吃的历史,改善了项目群众特别是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而且产生了良好的后续带动效应。一是在社会和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凡响,受到了广泛赞誉,进一步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使贫困山区的妇女和儿童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更好地体现了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项目受益的湟中县总寨镇王家山村村民王伟兰激动地说:党和政府、妇联为我们办了一件祖祖辈辈想不到的好事情,我们王家山人再也不用为吃水而发愁了。互助县西山乡刘家沟村的盛章梅说:有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有一口洁白的牙齿了。二是激发了妇女改变贫困面貌,早日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水”项目推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庭院经济的发展。互助县蔡家堡乡东家沟村实施项目后,群众纷纷在自家房前屋后搭建起了小型温棚来种植蔬菜,发展养羊、养猪业,不仅使自家的饭桌能够像城里人一样有了新鲜蔬菜,而且扩大了增收的来源。三是促进了妇女观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讲卫生、讲文明已蔚然成风,乡风村容得到了很大改善。过去项目区妇女一水多用,山区妇女有的一生也洗不上一次澡。如今,她们逐步养成了用有限的水资源改善个人和家庭卫生条件,净化家庭环境的良好习惯,项目区农舍窗明几净,家里、院内干净整洁,厨房内、锅台上铺着洁白的瓷砖,人们衣着整洁大方,妇女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了妇女的主体作用。四是广大妇女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有了充足的时间,妇女们外出打工的多了,休闲娱乐的多了,想学文化、学技术的愿望更加强烈、更加迫切了。她们踊跃参与乡、村妇联组织的“和谐文明家庭”“美德在农家”、“美丽小庭院”、“好婆婆、好媳妇”评比以及春节社火、秧歌表演等活动,在参与中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  精彩视频
  •  感人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