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湖北省“母亲水窖”项目实施五周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武陵山区腹地,与川、渝、湘、黔四省(市)相邻,是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州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境内共生活和居住着土家、苗、汉、侗、瑶、壮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6%;总人口3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5万人,女性人口182万人,女性劳动力73万人。州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43.6%,最高海拔达3005米,交通极为不便,经济、文化落后,是有名的“老、少、边、山、穷、库”地区,下辖6县2市均为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市,是湖北省唯一被纳入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范围的地区。

      恩施州属喀斯特岩溶地区,加之年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很多地方一年内缺水达150天以上,严重缺水达100天以上。“吃水难又难,五更起来把水担,路远坡陡挑担水,一天到黑缸不满”的民谣真实写照了缺水地区饮水难的状况。饮、用水困难严重影响了我省恩施州人民群众特别是妇女儿童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是制约脱贫致富和造成返贫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基会的关怀和支持下,“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先后在我省恩施州恩施市白杨坪乡、来凤县三胡乡和建始县长梁乡实施。州、县、乡三级党委、政府以及妇联组织高度重视,分工负责,通力合作,严格按照项目要求精心组织实施。目前,三县市的“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工程均已建成完工,投入使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投入项目资金80万元(已到位7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27.5万元,总投资207.5万元,共建水窖270口,集中供水工程4处,受益覆盖面大,解决了9个村1.8万人、3.2万头牲畜的饮用水和6千多亩农田灌溉等问题。

      二、工程建设

      一是强化领导,建立工作机制,落实责任。为了把项目工程抓好、抓落实,在项目实施地,妇联督促乡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其他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全面工作。县、乡妇联搞好全程指导、服务,水利部门负责工程设计、勘测和施工技术指导管理。村民委员会负责此项工作的协调。为确保工程质量,乡政府、水利站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若因技术问题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的,由技术人员负全部经济责任。

       二是深入调查,加强宣传,提高项目资金来源和使用的透明度。根据上级妇联的要求,在资金使用上,妇联责成乡政府严格按照《项目指南》,深入调查了解项目工程区的基本情况,与当地村委会一道掌握饮水困难对象的具体情况,并登记造册,按照“饮水确实困难,本人积极要求解决,有自筹资金和劳动能力”的条件确定对象,并向他们宣传该项目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管理办法及操作程序。

      三是精心实施,确保质量,保证建一处,成功一处,受益一处。水利部门严把施工质量关,每一处工程从定点、放线、开挖、安装,直到建成后运行,各个环节都要现场监督检查。

      四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落实配套资金和群众投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妇联对工程资金实行专人、专账管理,加强督办,按完成工程进度和实际工程及预算标准付款。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一律不予结算,待整改达到合格标准后方予以结算付款。有的地方因水源远,提水高度大等原因,建一口水窖需投资1600元以上。除专项基金每户补助800元外,乡政府积极组织农户自筹,争取地方财政和有关部门配套资金迅速到位,尤其是受益户投入部分,必须到拉后才准许开工。

      五是加强工程质量后期管理,确保工程效益。本着谁建、谁管、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办理,水窖由建造户自行管理,水利部门配套技术管理措施,集中供水工程由乡水利站统一管理,因地制宜,保证农户长期受益。

      三、项目效益

      “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在我省恩施州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项目地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的问题,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山区脱贫致富产生了巨大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一、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母亲水窖”的建成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难题,而且有力地带动了工业经济、种植业、养殖业和庭院经济的发展。在水窖工程建成以前,几个乡都办过工厂,就因为缺水,都先后倒闭;由于缺水,老百姓想多养几头猪都不行。水窖项目的建成给项目受益区的人民带来了无限生机。比如,外地公司先后在白杨坪乡办起了波尔山羊养殖场、料石厂、磷肥厂;三胡乡讨火车村胡振松一家过去养一头猪,夫妻俩还为猪的饮水吵架,现在她家的水窖建成了,养20头猪都不再为水发愁,丈夫可以安心地出门打工了,家庭收入可以增长几倍。有了水,每年每户至少可以多养两头猪,仅次一项,人平可增收100元。,

      第二,提高了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过去,由于长期饮用和使用不卫生的水,肠道传染病、皮肤病、妇科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居高,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有效地控制了这些疾病的发生。

      第三,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水窖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以“五改三建”(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家、建园、建沼气池)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比如,白杨坪乡项目区有90%以上的农户进行了“五改三建”,大大提高了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

      第四,提升了妇联组织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胡乡讨火车村300多名妇女自发送给各级妇联组织的锦旗上写着“母亲水窖,造福于民”,她们说:“感谢妇联给我们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妇联真是我们的好娘家,时时处处都想着我们,帮着我们。”白杨坪乡一位70多岁的老婆婆捧着自来水激动地说:“做梦也没想到,人不出门就能用上干干净净的水,我这一辈子算是没白活。”白杨坪乡一位参与工程管理的基层干部说:“妇联组织为我们实践‘三个代表’做出了榜样。什么是最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母亲水窖’就是最好的诠释。”

      “大地之爱·母亲水窖”这一“民心工程”、“连心工程”,解放了广大群众尤其是妇女群众的生产力,减轻了她们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她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对于动员和鼓舞她们振奋精神,团结一致,治贫致富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且还锻炼了妇联干部,树立了妇联组织的良好形象。

  •  精彩视频
  •  感人瞬间